咨询热线400-188-1687
您的位置:主页 > 膏药历史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

高合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邮 箱:273065629@qq.com
手 机:13308043806
电 话:400-188-1687
地 址:成都市金牛区友联一街18号8栋12层8号

膏药的起源和发展


图片1.png

膏药是祖国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大药物剂型一丸、散、膏、丹、汤之一,一般膏药包括膏(基质)和药两个部分,膏比较简单,成分比较固定,药的部分比较复杂,因病、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膏药是将药物溶解或混合于半固体的膏中摊涂于纸布或兽皮等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上外用,黑膏实际上是由油脂类和氧化铅等在一定条件下制成铅硬膏,又根据医疗需要加入适当药物而成膏药治疗是外治法的一种,它利用药物,施于病者机体外表,借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的通经走路、行滞去瘀、开窍透骨、驱风散寒的功能从而达到某种治疗目的.

膏药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独特的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先后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古典医学著作中,并有有关膏药的制备和治疗应用的记载.在甘肃武威早滩坡汉墓出土的东汉初期记载医学方面的简牍,其中就有膏药治疗疾病的重要记载,还记载了膏药的制法,为我国膏药起源的考证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四肢,才觉重滞,而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可见汉代膏药的使用已进了一步.汉代华佗在《后汉书》之“方术传”中记载“若疫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乃命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困刳破腹背,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夫伤寒,始得一日破,曾当膏摩火灸之即愈”.


 

战国  《黄帝内经》


图片2.png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日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踪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黄帝内经·灵抠篇》“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黄帝内经·经筋篇》“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簿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先秦《山海经》


图片3.png

“西山经华山之首,日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冼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为羬羊,其脂可以已腊。”—《山海经》

先秦奇书《山海经》里记载的羬羊脂涂搽皮肤有防皲润肤的效果,算得上是最原始的膏药。


汉代《伤寒杂病论》


图片4.png

“夫伤寒,始得一日、破、曾当膏摩火灸之,即愈。”——华佗“四肢才觉滞重,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

《后汉书方术传》记载了汉代外科圣手华佗做过腹部手术:“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乃命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此处的“神膏”就是一种促使伤口愈合的外用的膏剂。


“膏药王"吴尚先 


图片5.png

吴尚先(1806-1886),名樽,原名安业,字尚先,又字师机。请代医学家,享誉中医界的一代内病外治宗师,民间又称“膏药王"。

著有《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书以骈文写书,为一册治疗各种疾病的外治法专书,总结古代应用的经验和民间流传的秘方,两相结合。书中很重视使用膏,称“膏可以统治百病”,“膏中用药味,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

他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药药理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于外,无殊治在内也。


 

《本草纲目》


微信图片_20210812151545.jpg

明朝对膏药的应用更为普遍。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载有“加味太乙膏”、“乾坤一气膏”、“琥珀膏”、“阿魏化痞膏”等多种膏药的制法和用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有膏药的方剂和制法,如卷12下草部丹参一药中治妇人乳痛:丹参、白芷、芍药各二两?咀。以醋淹一夜,猪脂半斤微火煎成膏,去滓敷之;卷13草部细辛一药中治头白秃方:獐耳、细辛为末,槿木煎油调搽。汪机的《外科理例》瘰疬篇中记有:“如不消,即以琥珀膏贴之。”肺痛肺痿篇中有:“肺痈已破,入风者不治,或用太乙膏”。可见当时已能用大膏药,治疗由肺脓疡造成的脓气胸症。 


民族医药的传承

藏医·苗医·蒙医

藏医


图片9.png

雪域高原,地域高寒,藏药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在藏医药《四部医典》中具有记载。藏药来自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无污染的生长环境造就了纯度高活性强的药材特性,膏药采用三重、三合秘法炮制,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淤、舒经通络、祛风散寒等多种功效,轻松缓解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腰腿痛等骨病疼痛。


 

苗医


图片8.png

千年苗医,万年苗药,苗药以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传承了苗药的独特性,一个药王,身在八方;三千苗药,八百单方的传说,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具有记载。膏药通过古法三干,三浸,三熬秘法炮制,具有活血化淤、舒经通络、消炎止痛、祛风散寒等多种功效,轻松缓解颈、肩、腰、腿等风湿骨病疼痛。


 

蒙医


图片7.png

蒙医以灸疗为主,且擅用火针。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蒙药以植物药为主。随着藏族的《四部医典》传入蒙古地区,藏药对蒙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部分藏药亦被蒙医收用。

 

 


400-188-1687